根据统计,在100个孩童中约有4到6个是弱视,并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增长。大多数弱视都是单眼发后的,因为人类的双眼和人性一样,会彼此进行竞争,如果双眼视力不平衡,视力较差的眼睛容易被大脑忽视而放弃不用,所以,弱视也称为“懒惰的眼睛”。
造成弱视的主要原因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屈光不正所引起的,如近视、远视、散光
孩子如果常常眯着眼或歪着头看东西,这可能是因为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原因造成看东西时模糊不清时,为了让眼睛可以看得更清楚,就很自然地眯起眼睛,为的就是能尽量看清楚物体。而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如果长期接收模糊的影像会让大脑视觉中枢发育不完全,若没有及时矫正,最后就会造成弱视。
第二,斜视引发的弱视
如果发现幼儿有歪头、斜颈的现象,那很可能有斜视的问题产生。大约有2%的婴儿在出生六个月后,两眼的协调出现问题,导致眼球偏斜,一中偏内或偏外,使得两眼无法一致在上下左右看东西,从而造成双重影像,于是产生所谓的“斗鸡眼”或俗称的“眼睛脱窗”现象。产生斜视现象后,为了能看清楚东西,孩子可能只使用眼球不偏斜的那只眼看东西,而偏斜的那只眼就慢慢不使用了,而只使用一只眼睛看东西,最后将演变去弱视。因为大脑想掩饰这种问题,就会抑制偏斜的那只眼睛所看到的影像,让它“视而不见”,以减少双重影像的出现。
第三:废用性弱视
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的眼睑下垂、角膜混浊乖,这些症状会遮住视线,使得大脑无法接收到完整的影像,视觉在幼儿出生后就慢慢不使用了,等于废而不用,视力自然无法正常发育而形成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