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大于600度、伴有眼轴的增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眼部疾病。高度近视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表现为学龄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近视,并且近视度数随年龄的增长进行性增加,眼底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逐年加重,从而产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高度近视又称为病理性近视、恶性近视和遗传近视等。
高度近视引起的并发症很多,其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视网膜脱离。那为什么高度近视容易引起视网膜脱离呢?这主要是由于高度近视造成的眼部病理性改变造成的,高度近视的病人由于眼轴比正常人要长,就会造成眼内视网膜得不到充足的营养,特别是靠近周边部的视网膜常会发生囊样变性、格子样变性等,变性区的视网膜变得非常薄,很容易形成裂孔,再加上高度近视的病人容易发生玻璃体的液化混浊、活动度增加,会牵拉视网膜形成裂孔,一旦视网膜裂孔形成,液化的玻璃体就会从形成裂孔的部位进入视网膜下腔,通过重力作用,液体就逐渐越积越多,最终导致视网膜的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