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近视(大开眼界注:又称轴性近视),是指眼球的屈光系统屈光力正常,但眼球的前后轴长度超过正常范围所引起的近视。这种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不能再进行缩小恢复。高度近视绝大部分属于这一类型。
真性近视的特点是眼轴变长,远视力低于1.0,近视力大多数表现为正常;戴上近视镜片,大多数可以矫正视力到1.0以上。使用睫状肌麻痹药,如阿托晶或后马托晶后,视力无改变,近视屈光度也不变。采用雾视法后,视力无改变,近视屈光度也不变。多见于年龄较大、发病时间较长、近视屈光度较高和眼底有变化者。近视的度数和眼轴的长度呈正比,眼轴越长,近视越高。一般眼轴伸长1毫米,就会增加300度屈光度。正常眼轴是24毫米,如增加1毫米,则近视度数为300度(-3.00D);如增加2毫米,则近视度数为600度,(-6.00D),趋向于高度近视了。
一般我们有三种方法来判断和鉴定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1)雾视法。这是一种简单而可靠的方法。给初测视力不良的眼戴上+2.00~+3.00屈光度的远视镜片,让患者看远方景物,促使调节放松。戴此镜片后会感到视力模糊,如在雨雾中。5~10分钟后,取去镜片,立即复查视力,如果远视力比初测时有所提高,表示有假性近视。但此法只能测出有没有假性近视,而不知其度数的大小,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用检影法检查。
(2)同位动态检查法。这种方法鉴别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准确率可达93%。一般用于大量群体普查。先检查左右眼的远、近视力,把远视力差、近视力正常,而又无其他影响视力的眼病者,作为鉴别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对象。在暗室里,检查者与被检查者面对面坐好,给被检查者戴上试镜架,左右眼均放上+2.25屈光度远视镜片,让被检查者双眼同时注视检影镜上的视标,然后做33厘米同位动态检影,观察被检眼瞳孔光影移动的情况。根据光影的移动方向来判断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3)散瞳检影法。用此法鉴别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最可靠,但较复杂。先用睫状肌麻痹剂(阿托品或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点眼,放松调节后检查被检眼者的屈光不正状态。检查者用检影镜观察被检眼瞳孔内光影的移动方向,以判定其屈光性质及度数。这种验光法可明确真、假及混合性近视。
真性近视眼一旦形成是不可逆转的,它是眼球发生的器质性改变,很难自我调整视力恢复。所以很多假性近视患者要及早进行进行治疗,以免发展成真性近视眼。
随机推荐
什么是真性近视?如何区别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2013年11月24是 新闻类别:保护视力
相关文章
- ·【配镜常识】目前制造镜片的有机树脂有哪几种?
- 2014-01-23
- ·【戴镜常识】戴针孔眼镜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
- 2014-01-23
- ·【配镜常识】处方太阳眼镜适合屈光不正患者使用
- 2014-01-23
- ·【戴镜常识】运动接触镜的特点有哪些?
- 2014-01-23
- ·【戴镜常识】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眼睑并发症的有哪些?
- 2014-01-23
- ·【戴镜常识】戴角膜接触镜可引起哪些结膜并发症?
- 201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