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弱视的性质上可分为5类:
(1)斜视性弱视
视患儿有斜视,或曾经有过斜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
患儿两眼屈光度不同,相差球镜>=1.5D;柱镜>=1.0D(大于或等于1屈光度)。
(3)屈光不正性弱视
发生于没有戴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的患儿。双眼视力相等或相似,远视>=3.00D,近视>=6.00D,散光>=2.00D(大于或等于2屈光度)。
(4)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婴儿期由于屈光间质混浊,如白内障,角膜混浊,上睑下垂遮盖瞳孔,不适当的遮盖眼睛(如眼部手术遮盖),引起视功能障碍。
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侧的,患儿有高度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或散光)。两眼的屈光度数相近或相等,视力也相等或相近。这些患儿如不戴眼镜,看外面的东西总是模糊不清,即视力模糊。这样,由眼传入大脑的冲动较正常的眼弱,以致使眼至大脑视觉中枢这条神经通路发育不良,就发生了弱视,致使孩子的视力变化异常明显。大开眼界视力健康训练中心提示家长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方法,只要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视力就能逐渐提高,最后视力恢复正常,无需特殊治疗。不过临床上多加些辅助治疗,如交替遮盖,做穿针等精细工作有助于治疗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