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由大开眼界视力训练中心专家为您讲解什么是“屈光参差性弱视?应如何治疗?”的相关知识。
有些患儿的两只眼屈光不正的度数相差悬殊:一只眼的度数很大,另一只眼的度数很小,甚至视力正常。或者一只眼远视,另一只眼近视。我们称这类屈光不正为屈光参差,即两只眼屈光度数不等。临床上规定:两只眼屈光不正的度数(远视或近视)相差1.50个屈光度(通常说的150度),或者散光相差1.00个屈光度(通常说的100度)以上者称为屈光参差。这类患儿观察物体的时候,一只眼比较清晰,另一只眼比较模糊,甚至两只眼的视力都相当模糊。另外,由于屈光不正的度数存在差异,两只眼视网膜上的物像的大小也存在差异,大脑皮层的融像功能受到不良影响。如果相差5%以上,则两只眼的物像不能融合,大脑皮层会主动抑制物像比较模糊的一只眼,屈光不正度数比较大的一只眼就会发生弱视。这类弱视称为屈光参差性弱视。
在正常情况下,当双眼注视一物体时,如果双眼所接受的物像完全一致,则被知觉为一个印象,如果双眼所接受的物像形态,大小差异比较大,就无法融合为一个,则二像将交互出现,此种现象称为视网膜斗争。其结果接受一个物像而抑制另一物像。在两眼的屈光度数相差较大时,由于双眼物像大小,远近、清晰程度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常常接受正视眼或屈光度小的较清晰的物像,而使屈光度大的物像经常处于抑制,久之该眼形成弱视。双眼屈光相差多大容易形成弱视呢?一般认为,儿童双眼屈光度相差2D以上者就可以形成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是功能性弱视,是可逆的。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应配戴合适眼镜,常规遮盖,并做穿针、穿珠子,画图等精细工作,这些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的矫正视力对视力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