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假设患者的散光度数实际为S-3.00C-1.00*180°,而经由他觉验光(电脑验光仪或视网膜镜检影)所得的数据为S-3.00(2-0.50X180°)为例,依序以图例说明交叉圆柱镜片测量患者精确散光度数的原理:
1.患者未矫正前的屈光状态如图1所示。
2.置人他觉验光所得的初始值S--3.00C-0.50*180°之后,其屈光状态如图2所示。
3.为了使最小弥散圈落在视网膜上,需加人S-0.25D,如图3所示。
置人翻转式交叉圆柱镜片,并使红点对正该患者的散光轴(180°)后,透过交叉圆柱镜片的作用,则原图3的屈光状态将变成如图4所示。
5.翻转交叉圆柱镜片,此时换成白点对正该患者的散光轴,透过交叉圆柱镜片的作用,则原图3的屈光状态将变成如图5所示。
由图4、5可知当翻转式交叉圆柱镜片上的红点对正该患者的散光轴时,患者会有较清晰的影像,于是须再加入Tc-0.25D*180°的散光片,并得屈光状态如图6所示。
7.再翻转交叉圆柱镜片,并使红点对正该患者的散光轴后,透过交叉圆柱镜片的作用,则原图6的屈光状态将变成如图7所示。
8.翻转交叉圆柱镜片,此时换成白点对正该患者的散光轴,透过交叉圆柱镜片的作用。则原图6的屈光状态将变成如图8:
9.由图7、8可知当翻转式交叉圆柱镜片上的红点对正该患者的散光轴时,患者会有较清晰的影像,于是须再加入TC-0.25DXl80°的散光片,并得屈光状态如图9所示。
10.由图2-29可知在加入Tc-0.50X180。的散光镜片之后,整个屈光状态会落在视网膜之后,于是需再加上S+0.25D的球面镜片(如图10),这也保证了利用交叉圆柱镜片检查患者精确光度数时,每加人Tc-0.50D的散光镜片后,需再加人S+0.25D的球面镜片;当然每减去Tc-0.50D的散光镜片后,需再力口人S-0.25D的球面镜片,以确保最小弥散圈一定落在视网膜下。
11.再一次翻转交叉圆柱镜片,并使红点对正该患者的散光轴后,透过交叉圆柱镜片的作用,则原图2-30A的屈光状态将变成如图11所示。
12.翻转交叉圆柱镜片,此时换成白点对正该患者的散光轴,透过交叉圆柱镜片的作用,则原图2-30A的屈光状态将变成如图12:
13.由图11、12,可知当患者之散光完全矫正后,不论如何翻转交叉圆柱镜片,患者皆会看到相等模糊的影像。
推荐阅读:
散光的治疗方法有什么?